這是意外發現的景點~好像沒有很多人知道
在開車的路上都沒有人車經過.....
在路口處有個很可愛的木牌 但感覺快壞掉了
往老教堂的路口有個很有原住民味道的木牌門
一到路口就可以看到基國派老教堂
基國派老教堂的正面~他很特別的是用石頭做成的
簡介:
復興鄉泰雅竹傳統建築主要以木頭與竹子為材料,基國派石造教堂興建之前,這裡的教堂也是以竹材興建的,當時因缺乏防腐、加工處理的技術,因此竹造教堂在使用期限及建築規模上均受到很大的限制,據黃榮泉牧師表示,以竹材興建的教堂只能維持五、六年左右,後來因為美國傳教士孫雅各牧師的提議、推動,才有以石頭興建教堂的概念產生。
(出自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05/sames/c/c-1.htm)
要用手工將大石塊打成厚度相同、規格的小石塊並不容易,為了克服這項的困難,黃牧師用雙層的石壁,並在石塊間灌水泥漿或以鋼筋補強,一方面增加了結構強度,同時也解決了石塊 厚度不一的問題。目前教堂十牆的狀況良好,並未產生龜裂的狀況。
(出自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05/sames/c/c-1.htm)
可惜的是 去的時候明明是假日 卻沒有開放
這是現在居民使用的新教堂
走近新教堂~發現外牆是很特別的圖騰 很有原住民的味道
只是都沒有人 也沒有開放 ....
這裡位置雖然有點偏僻 但附近很寬闊 離蝙蝠洞滿近的
感覺有點年久失修的地圖....
後來回家之後 找了一下基國派老教堂的介紹
看到有一段老教堂的重生:
老教堂年久失修,村民另換得旁邊的一塊地建了新教堂,老教堂和旁邊的一圈地,就換給了漢人。漢人想將破舊的教堂拆掉,也許,這些美麗的石頭還可以賣一點錢,然後,這塊在山中的兩百坪地,可以蓋一棟山居。
故事被報社的記者報導出來,配上拍的一些照片:一間美麗的石頭所建的老教堂,埋沒在荒煙蔓草中,屋頂雖已全然破損,石頭的牆面卻仍然挺立,屋頂的十字架在湛藍的天空下,顯得孤獨又聖潔。
文化局的同仁閱報後,驚覺保存老教堂的重要,但那是私人用地,要想保留,困難重重。我們和地主約好時間再去探勘,在教堂前,提出與地主合作重建這座老教堂的可能性,談判進行半年後,王姓地主同意由縣政府文化局重建,以六年的時間經營這座教堂成為泰雅文化的中心,並同意九年之內經營方向不變。
文化局委託學者專家進行多次的規劃報告,今年初並獲文建會的同意,不但將之列入中央 93 年度的地方文化館計畫,而且還獲得 250 萬元的經費補助。
看完後覺得當初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文化 卻沒有好好維持
我們去的時候 感覺像是荒廢的建築 完全沒有人煙
讓人覺得網站裡文末的開館照片 讓人覺得很作秀....很令人感到可惜...
檢視較大的地圖
基國派老教堂 地址:桃園縣復興鄉三民村18鄰96-3號
- Apr 09 Wed 2014 21:04
【桃園】遊♥復興鄉。基國派老教堂。無料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